跳汰设备和重介质选煤在工作原理、分选精度、适用范围、设备结构、成本及操作难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,具体如下:
一、工作原理
- 跳汰设备:利用煤和矸石的密度不同,通过垂直交变的水流或气流使物料在跳汰室中按密度分层。较重的矸石下沉,较轻的煤上升,然后通过排料装置分别排出。
- 重介质选煤:利用煤和矸石的密度不同,通过重液或重悬浮液作为介质实现分选。密度大于介质的矸石下沉,密度小于介质的煤上浮,从而实现分离。
二、分选精度
- 跳汰设备:分选精度相对较低,受原煤颗粒粒度和形状的影响较大。在处理细粒矿物时效果较差,可能导致矿物的浪费。
- 重介质选煤:分选精度高,自动化程度高,洗选出来的精煤指标更加稳定。它严格按照密度进行分选,不受原煤颗粒粒度和形状的限制。
三、适用范围
- 跳汰设备:适用性广泛,在处理一般的易选煤时就能达到不错的洗选效果。它主要用于处理粗中粒矿石,粒度上限为50mm,下限为0.2~0.074mm。
- 重介质选煤:适用于处理难选煤和极难选煤,以及分选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。它还可以用于大块原煤或露天毛煤排矸,以及脱除煤中黄铁矿硫等。
四、设备结构
- 跳汰设备:结构相对简单,主要由跳动装置、分选槽、进料装置等组成。
- 重介质选煤:设备结构相对复杂,包括重介质分选机、重介质旋流器、介质制备和净化回收系统等。
五、成本及操作难度
- 跳汰设备:设备成本和生产成本、维护成本较低,操作简单,适合对资金有限的小型矿企。
- 重介质选煤:初期投资较高,设备磨损较严重,需要添加加重质,并且工艺流程中要有介质制备和净化回收系统。但它对入选原煤的数量和质量波动适应性强,分选粒度范围宽。